《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方案》發布!推進環境監測向生態環境監測轉型發展
、據相關部門數據顯示,2022年全國生態質量指數(EQI)為59.6,生態質量為二類,屬良好,表明我國生物多樣性較豐富,自然生態系統覆蓋比例較高、生態結構較完整、功能較完善。同時,監測也顯示,區域生態破壞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。
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重要部署,進一步推進全國生態質量監測網絡建設,深入開展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與評價,有效支撐生態保護監管,日前,生態環境部、中國科學院聯合印發《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方案(2023-2025年)》(以下簡稱《工作方案》)。
生態質量監測是生態環境監測的重要領域,是生態環境部門有效行使生態監管與行政執法職責的重要支撐?!豆ぷ鞣桨浮诽岢龉ぷ髂繕?,到2025年,基本建成全國生態質量監測網絡,生態質量監督監測業務體系不斷完善,生態質量監督監測水平不斷提高,主動發現生態破壞問題的能力大幅提升,精準高效支撐生態保護監管。
為實現工作目標,《工作方案》明確組建全國生態質量監測網絡、開展生態質量監督監測、全面加強數據管理和質控以及完善工作機制在內的四項工作任務。
《工作方案》指出,要建立以衛星遙感為核心,航空遙感為補充的生態質量遙感監測體系。同時進一步加強航空遙感監測能力建設,開展全天候、定量化主動監測,完善高精度、輕量化、標準化的高光譜傳感器、激光雷達等生態遙感專用載荷。
為了組建生態質量地面監測網絡,要建立以綜合監測站為區域中心,以監測樣地為主要監測對象,以地面移動巡視為補充的生態質量地面監測網絡,實現與遙感監測的協同、驗證與補充。其中,針對遴選國家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,《工作方案》提到,要以80個生態保護監管重點區域為重點,綜合考慮已有站點,原則上每個站監測范圍在100公里左右。
除此之外,還要重點部署移動巡視和視頻監測設備,布設可見、紅外等視頻監控設備,對重點區域進行實時監控;部署具備視頻采集、目標識別、植被監測等多功能的生態移動巡護車,開展日常巡查和問題核實。
制定《工作方案》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,補齊生態保護監管短板弱項的有益探索,對推進環境監測向生態環境監測轉型發展,更加精準、科學支撐生態保護修復監督具有重要意義。
《工作方案》發布實施后,相關部門要堅持監督監測定位,充分發揮遙感監測主動發現問題的能力,協同做好生態質量遙感監測與地面監測、監測評價與質控,統籌推進全國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布局和監測樣地布設,加強與中國科學院等部門和單位協作交流,充分調動資源與力量,建設好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網絡與業務支撐體系。
(本文來源:化工儀器網,轉載請注明出處)
- 已推薦
- 0
-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儀器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-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儀器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本網轉載并注明來自其它來源(非儀器網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-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
- 明確18個具體污染物 重點控制的土
- 2023年H1質譜聯用儀進出口數據盤點
- 促進多發協力 科技部將建立“雙碳
- 購置儀器可獲補貼 海南啟動2022年
- 生態環境部:進一步推進農村生活污
- 浙江修訂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 打造
我要評論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